多级离心泵壳体件的修复具体措施
离心泵泵壳绝大部分都是用灰口铸铁铸造。灰口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和切割性能,价格便宜,但是含碳量高、材质脆性大、杂质含量高,因而抗拉强度低,缺乏塑性和韧性,在运输、安装、运行等过程中,有可能产生裂纹,甚至局部损坏。
修复壳体件的常用方法
(1)热补焊法
热补焊的工艺较为复杂,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或形状变化较大的部件。在焊接前,将泵壳放在由耐水砖做成的铸型内,内层覆盖一层黄沙,四周放上木炭或焦炭,然后对泵壳进行预热,整个过程持续时间为2-5h。预热时应使温度逐步缓慢地上升,逐渐加热到500℃左右,使泵壳红透,然后使泵壳需焊部位露出,其余部位用石棉板覆盖起来,再用铸铁焊条或不锈钢焊条进行气焊。焊接完成后,让泵壳在炉内自然缓慢冷却到室温,退去内应力,避免再次破损、开裂。
(2)冷补焊法
冷补焊工艺,是指在焊前不必特殊预热,焊接时也不必加热,可直接进行全方位焊接,这种办法简化了工艺、节省了加热设备、降低了成本、改善了焊接条件,焊件件可保证基本不变形,残余应力较小。
①焊接坡口的准备。在泵壳裂纹前端5mm处打一个直径5mm、深15-20mm的止裂孔。使用角向砂轮沿裂纹处挖成V形或U形坡口,深10~20mm,宽15-20mm,坡口内应圆润、光滑、无杂质。用角砂轮在坡口的补焊区周围100mm以上的宽度磨出金属光泽表面。
②焊接材料选用镍铁合金焊条,焊条须烘干,除去药皮中的水分,防止焊接时水分蒸发产生气孔。
③焊接前用氧-乙炔焰把坡口及坡口周围200mm处加热到150℃左右,除去坡口内的有机物和水分,防止补焊时产生气孔、夹渣等缺陷,同时使泵壳修补区温度均衡,防止因温差应力而产生裂纹。待工件冷却到40-60℃时开始焊接。
④施焊时,采用较小电流、间断的短弧,使泵壳热影响区尽可能小,防止产生收缩裂纹。
⑤每焊完一段后,在电弧刚刚熄灭、焊道尚在红热状态时,用尖手锤快速锤击焊道,用外力助其塑性延伸而降低热应力,提高致密性,同时将残渣清理干净。
⑥焊补完成后,应立即用石棉布对泵壳进行保温,使其缓冷到室温即可。